由于政治因素和能源供应的斗争,全球数据中心可能会在未来五年面临一些重大变化。未来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很简单:规模越来越大,耗电越来越多,业务流程越来越集中,并提供一切即一种服务,在商业社会中继续寻求竞争优势,而这些优势可从提供的技术与服务来获得。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来自技术和社会压力的外部因素,将重塑未来的数据中心的方式,下面讲讲2020年数据中心的十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云计算2.0、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与5G都将深刻影响未来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数据中心、金融、通信、工业、医疗领域和互联网等,存储数据量显著增长。因此,大型集中式数据中心有效满足这一需求的能力有限;对于客户而言,需要为这些承载关键业务的分布式网络寻求更经济、高效的动力保障。这种边缘转变也将导致未来几年需要提供多种创新供电解决方案来支撑网络边缘的各种设备。
用户被断电后业务不能快速恢复的难题所困扰。多种供电解决方案保护分布式网络、智能运维简化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管理方式、UPS、电池组储能系统与电网更好地交互。
第二大趋势:互联网应用向边缘化发展
5G时代的新网络通信技术引发一系列促使产业变革的因素形成,从技术角度看,边缘计算是5G网络需要具备的新兴能力。网络边缘将不仅仅提供连接,计算、存储和智能都可以整合一体作为网络能力提供,由此带来了网络架构的升级演进。
第三大趋势: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发展趋势
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为160 TWh,至2023年可达266.79 TWh。5G催生出的新业务、视频、区块链等也是驱动力之一。全球数据总量在2020年将达到44ZB(1ZB=10亿TB=1万亿GB),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流量增长速率正在不断加快,数据中心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20年,数据中心能源使用将继续稳步上升,使地区电网紧张。
第四大趋势:数据越多,自动化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DCIM和云驱动的人工智能为数据中心的自动化提供可能。运营者将自动化运用于制冷优化、低利用率服务器、智能供电等领域。成熟的数据中心管理模型可以分为基础、被动反应、主动响应、优化、自动优化五个层级。软件将在整个数据中心广泛运用。
第五大趋势:成本的大幅下降为数据中心锂电储能发展趋势
从2010年到2018年,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每千瓦时美元)下降了85%。大多数分析师预计,在未来五年中,跟着大规模生产的出现,价格将继续稳步下降,这为在数据中心以锂电的储能方式创造了很大的机会。
第六大趋势:即付即用”模式扩展到关键基础设施
越来越多的业务和运营者希望采用“服务即付即用”的模式,包括基本设施。运营商希望转移过时、地利用了、不合规或需求不断变化的风险。提供管理工具、关键电力和微型数据中心服务。
第七大趋势:微型数据中心需求激增
微型数据中心(也称为模块化或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小型独立版本。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微型数据中心(即使不是全部的话)均与他们的同类的企业数据中心具有相同的组件(包括诸如冷却,电力,网络,连接和其它硬件设施)——这些被打包组装到一个冰箱大小的整合单元中。
第八大趋势:专业人才普遍短缺,数据中心人才发展
数据中心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但是数据中心其实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体,而这些技术都不是来源于自己,数据中心顶多算是技术的落实地,真正的数据中心技术都掌握在各种设备厂商的手里,数据中心更像是一个系统集成商。对数据中心的人才需求持续大于供应。
第九大趋势:液冷时代即将来临,新数据中心发展
人工智能开始跨越式发展,已经从实验室研究发展到真正的商业和消费应用领域。这些应用程序的计算量巨大,以至于许多IT硬件架构师开始使用GPU作为核心处理器或辅助处理器。数据中心当前机柜的功率密度在7个千瓦左右,但是,未来每个机柜的功率密度可能高达几十个千瓦。我们认为如果机柜功率密度在20千瓦以内时,传统的制冷系统非常具有性价比。但当机柜功率密度超过20千瓦时,传统的风冷技术将面临风量、功耗、噪音等方面的挑战,这时就需要采用液冷技术。
第十大趋势:气候环境变化促使数据中心法规立法
国家、城市两级立法者都希望数据中心更加环境友好。2019年6月25日,绿色网格标准推进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基础设施使用率(IUE?)白皮书》它提出基础设施使用率,简称为 IUE?,为数据中心业主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可评估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率,识别设计或运营缺陷,指导改进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降低总拥有成本 (TCO) 以及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